英國查理斯三世接手日暮之國

 中學教師、教聯會理事 林伯強

5月6日,英王查理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的加冕儀式在倫敦西敏寺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由包王室、名人、宗教領袖和國家元首在內的大約2200人見證下完成。兩日後,查理斯三世王后卡米拉及其他王室成員,出席在溫莎堡的音樂會,估計約有2萬名公眾在場參與。

 

在一遍歌舞昇平之外,另一邊廂卻是反對聲音不絕。在加晚冕儀式的前兩天,英王查理斯三世接見出席加冕典禮的加拿大原住民領袖。原住民領表示,這次會晤只標誌着雙方關係展開新篇章,但查理斯三世沒有就過往殖民主義對原住民造成的傷害作出道歉承諾。例如,英國聖公會在加拿大營運的數十間寄宿學校,曾對原住民學童實施「同化和種族滅絕」政策,導致大量學童被虐待和殺害。雖然聖公會已對學校倖存者道歉,但英國君主至今仍未作出道歉。他們亦要求英國盡速歸還原住民的文物,藉此表達英國對原住民尊重。

 

除此之外,部分英國民眾反對查理斯登基。在加冕儀式天,有反王室組成員身穿寫有「Not My King」字樣的T恤示威,之後被警方拘捕,其數百張示威標語也被沒收。示威者接受傳媒訪問表示,英國國民目前正經歷嚴峻的生活成本危機,草根巿民每日疲於奔命糊口,醫人員、老師等均需為爭取公平待遇而羆工抗爭,但王室卻在此時斥巨資舉行加冕典禮,是無視人民苦況。受訪者表示,現時已是21世紀,英國元首應由民主選舉產的領袖擔任,而不是繼續奉行封建的君主世襲制度。

 

不但如此,英聯邦國家牙買加官員表示,加冕儀式加速了牙買加走向共和國的計劃,最快明天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不再承認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過渡成為共和國。現時,英聯邦由56個主權國家所組成。這些成員國大多由英國舊殖民地組成,以英語作為它們國內的溝通語言。雖然各國均承認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但並非政治統一,該組織也無權約束旗下任何成員國的內政,所有成員國地位一律平等。

 

回顧歷史,英國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綜合國力大增,產能過剩,急需尋找海外巿場,使本國的經濟繼續發展。於是,英國便借着「船堅炮利」征戰全球,侵佔落後國家,迫使其他國家割地賠款,甚至成為殖民地。例如,英國於1940至1842向大清帝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賠款兩千一百萬兩,並開放五口通商,讓英國賺到盤滿砵滿。

 

憑藉武力征討,英國在十九世紀成為「日不落國」,稱霸全球。但是,自從二十世紀,英國參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力漸衰,部分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擺脫英國的操控,實行民族自主。在二戰之後,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臨危授命,登基成為英國君主,成功穩住人心,令本國與英聯邦國家凝聚在一起。但是,隨着她在2022年離世,英國的精神力量也隨之消逝,其兒子查理斯三世明顯不及其母,未能穩住國內及國外的局勢,致使國家分崩離析,民心渙散。就此看來,英國已從「日不落國」變成「日暮之國」,國運將會不斷下沉。

 

2023年5月12日(HKWISDOM

附加資訊

  • Open directly: No
版權所有© 2024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