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業月刊
-
1
《教育專業》第二十三期
2022/05/05 -
2
《教育專業》第二十二期
2022/03/01 -
3
《教育專業》第二十一期
2021/12/28 -
4
《教育專業》第二十期
2021/10/29 -
5
《教育專業》第十九期
2021/08/27 -
6
《教育專業》第十八期
2021/06/25 -
7
《教育專業》第十七期
2021/04/22 -
8
《教育專業》第十六期
2021/02/24 -
9
《教育專業》第十五期
2020/12/17 -
10
《教育專業》第十四期
2020/10/23 -
11
《教育專業》第十三期
2020/08/25 -
12
《教育專業》第十二期
2020/06/23 -
13
《教育專業》第十一期
2020/05/25 -
14
《教育專業》第十期
2020/03/24 -
15
《教育專業》第九期
2020/01/13 -
16
《教育專業》第八期
2019/11/30 -
17
《教育專業》第七期
2019/10/31 -
18
《教育專業》第六期
2019/09/30 -
19
《教育專業》第五期
2019/08/29 -
20
《教育專業》第四期
2019/06/29 -
21
《教育專業》第三期
2019/05/27 -
22
《教育專業》第二期
2019/04/30 -
23
創刊號
2019/03/18 -
24
第115期
2019/02/18 -
25
第114期
2019/01/16 -
26
第113期
2018/12/03 -
27
第112期
2018/11/12 -
28
第111期
2018/10/15 -
29
第110期
2018/09/10 -
30
第109期
2018/06/11 -
31
第108期
2018/05/07 -
32
第107期
2018/04/09 -
33
第106期
2018/03/05 -
34
第105期
2018/02/05 -
35
第104期
2018/01/15 -
36
第103期
2017/12/11 -
37
第102期
2017/11/13 -
38
第101期
2017/10/16 -
39
第一百期
2017/09/04 -
40
第九十九期
2017/07/03 -
41
第九十八期
2017/05/15 -
42
第九十七期
2017/04/10 -
43
第九十六期
2017/03/13 -
44
第九十五期
2017/02/20 -
45
第九十四期
2017/01/16 -
46
第九十三期
2016/12/05 -
47
第九十二期
2016/11/21 -
48
第九十一期
2016/11/07 -
49
第九十期
2016/10/17 -
50
第八十九期
2016/10/03 -
51
第八十八期
2016/09/12 -
52
第八十七期
2016/08/22 -
53
第八十六期
2016/07/04 -
54
第八十五期
2016/06/06 -
55
第八十四期
2016/05/16 -
56
第八十三期
2016/05/03 -
57
第八十二期
2016/04/18 -
58
第八十一期
2016/04/05 -
59
第八十期
2016/03/14 -
60
第七十九期
2016/02/23 -
61
第七十八期
2016/01/25 -
62
第七十七期
2016/01/11 -
63
第七十六期
2015/12/14 -
64
第七十五期
2015/11/23 -
65
第七十四期
2015/11/02 -
66
第七十三期
2015/10/19 -
67
第七十二期
2015/10/05 -
68
第七十一期
2015/09/14 -
69
第七十期
2015/08/24 -
70
第六十九期
2015/06/22 -
71
第六十八期
2015/05/11 -
72
第六十七期
2015/04/13 -
73
第六十六期
2015/03/16 -
74
第六十五期
2015/02/02 -
75
第六十四期
2015/01/05 -
76
第六十三期
2014/12/01 -
77
第六十二期
2014/11/03 -
78
第六十一期
2014/11/03 -
79
第六十期
2014/08/25 -
80
第五十九期
2014/06/16 -
81
第五十八期
2014/05/12 -
82
第五十七期
2014/04/07 -
83
第五十六期
2014/03/10 -
84
第五十五期
2014/02/10 -
85
第五十四期
2014/01/13 -
86
第五十三期
2013/12/09 -
87
第五十二期
2013/11/11 -
88
第五十一期
2013/10/07 -
89
第五十期
2013/08/19 -
90
第四十九期
2013/06/17 -
91
第四十八期
2013/05/13 -
92
第四十七期
2013/04/15 -
93
第四十六期
2013/03/11 -
94
第四十五期
2013/02/04 -
95
第四十四期
2013/01/07 -
96
第四十三期
2012/12/10 -
97
第四十二期
2012/11/12 -
98
第四十一期
2012/10/15 -
99
第四十期
2012/09/10 -
100
第三十九期
2012/06/25 -
101
第三十八期
2012/05/14 -
102
第三十七期
2012/04/16 -
103
第三十六期
2012/03/05 -
104
第三十五期
2012/02/06 -
105
第三十四期
2012/01/03 -
106
第三十三期
2011/11/28 -
107
第三十二期
2011/11/01 -
108
第三十一期
2011/10/03 -
109
第三十期
2011/09/05 -
110
第二十九期
2011/07/04 -
111
第二十八期
2011/06/07 -
112
第二十七期
2011/05/03 -
113
第二十六期
2011/04/06 -
114
第二十五期
2011/03/09 -
115
第二十四期
2011/02/14 -
116
第二十三期
2011/01/05 -
117
第二十二期
2010/12/08 -
118
第二十一期
2010/11/03 -
119
第二十期
2010/10/06 -
120
第十九期
2010/09/06 -
121
第十八期
2010/06/09 -
122
第十七期
2010/05/10 -
123
第十六期
2010/04/12 -
124
第十五期
2010/03/13 -
125
第十四期
2010/02/03 -
126
第十三期
2010/01/06 -
127
第十二期
2009/12/02 -
128
第十一期
2009/11/04 -
129
第十期
2009/10/07 -
130
第九期
2009/09/03 -
131
第八期
2009/06/15 -
132
第七期
2009/04/20 -
133
第六期
2009/02/18 -
134
第五期
2008/11/18 -
135
第四期
2008/09/10 -
136
第三期
2008/06/25 -
137
第二期
2008/04/15 -
138
第一期
2008/02/20 -
139
第105期(最新一期)
2018/02/05 -
140
第107期(最新一期)
2018/04/09
關注學生精神健康 各方攜手加強預防 (黃錦良)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
自新學年開始後,接二連三發生了多宗中小學學生輕生事件,令人十分痛心。一連串悲劇,亦不禁讓人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
對於學生為何走上放棄生命的道路,背後牽涉的原因十分複雜。但不可忽視的是,疫情持續近兩年,至今仍不能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再者,學生反覆經歷停課與復課,增添了適應的難度。面對疫情下的新常態,各方須思考在追趕學業進度的同時,亦要不忘關注學生面對的困難,適時施予援手。
「守門人」培訓
要預防悲劇的發生,必須及早識別高危個案。近年,教育局致力提供「守門人」訓練,讓各持份者識別和幫助出現警告訊號的學生。為了提升成效,政府須盡快制訂具體推行方案,包括培訓防止學童自殺的內容及支援配套等,並增撥相關資源,為教師提供有系統的「守門人」訓練,目標在兩年內達至每校最少有一名教師接受「守門人」課程的培訓,以加強、及早識別和介入自
殺高危的學生。同時,局方應推動相關的專業支援,邀請相關專家及教育同工分享經驗,供學界參考借鏡。
從宏觀的層面,現時本港的教育制度,以公開考試為主導,學生整個學習階段基本上是為了投考大學。近年當局強調多元出路,推動生涯規劃教育,惟要徹底改變家長和學生的觀念,眼前還有大量工作。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底建議,於初中階段盡早開始生涯規劃教育。有關建議方向正確,冀當局為學校提供更多支援,讓學生及早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定下目標。
加強生命教育
至於教育制度,今屆政府成立了多個專責小組,從課程及考核兩方面着手,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部分措施包括刪減高中課程內容和精簡評估方式,相信有助學生拆牆鬆綁,釋放更多空間。除此以外,教育局須加強生命教育,提升學生的抗逆能力。筆者期望局方能推出更多措施,包括提供更多到校專業支援協助學校推行相關教育、建立一套完整及有系統的品格及生命教育課程,以及持續優化學校輔導人手等,加強支援學校做好相關工作。
此外,學生精神健康服務不足的情況亦令人關注。根據政府提供的最新數字,新症預約每年逾萬宗,當中過去三年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的輪候時間中位數為八十星期(半緊急個案),以致有需要求助的學生未能及時得到支援,甚至出現情況惡化的情況。政府應增撥資源,同時培訓及引入更多精神科專科人手,以縮短學生輪候精神科服務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及早得到診治。
保護學生,各方有責。教育局固然責無旁貸,但作為家長和師長,不妨抽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空間表達心聲,了解他們面對的困難及所需支援,給予更多包容和體諒,互相扶持,攜手跨越難關。
2021年11月03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