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科改革讓教育回歸專業(黃錦良)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繼續閱讀
通識科開科初衷本是良好,有助培養學生慎思明辨,提升多角度思考的能力。然而,推行至今出現異化,逐漸偏離開設科目的原意。今次教育局下定決心,對通識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課程、考評等方面着手,讓科目重回正軌,有助挽回社會的信心。
2020年11月28日 -
就教師「除牌」事 三問操守議會主席(鄧飛)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繼續閱讀
最近有兩名教師先後被教育局取消教師註冊,即俗稱的除牌,媒體就此曾訪問教師操守議會主席,看看她的看法。這本來是正常不過,但筆者拜讀過報道之後,對主席的看法不表認同,故此有三問:
2020年11月20日 -
-
從「播獨」教案曝光十問教協(黃均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繼續閱讀
教協早前開記招,原想惡人先告狀,替被釘牌教師呼冤,順道指控教局無理株連,怎料遇到涉事教案曝光,無從迴避之餘,更抖出了事件充斥的種種謬誤,簡述如下:
2020年11月18日 -
STEM與國防教育相結合(鄧飛)
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甚麼是STEM教育,簡單講就是結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注重培養學生從科學創意的角度來解決實際問題。至於國防教育,雖然是國家安全教育的重點項目,但目前在香港幾乎沒有,最多只是少量學生能進入軍營進行軍事體育訓練、體驗部隊生活之類,少有軍事科技、軍史方面的知識教育。其實,這兩者可以完全結合起來。
2020年11月11日 -
教協罔顧民族大義 怎能代表教育界(黃均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教聯會會長黃均瑜......繼續閱讀
教育局早前取消一名小學教師的註冊,引起全城熱議。教協理事張銳輝在媒體撰文,一方面批評教育局獨攬教師註冊大權,還援引歷史,指「1967 年港英殖民地政府正是運用這權力,取消了一些左派愛國學校老師校長的註冊」,又指「縱容一條曾經壓迫教育界同仁的殖民地惡法,繼續成為今日政府濫權恫嚇老師的工具」云云。
2020年11月06日 -
加強基本法教育刻不容緩(穆家駿)
教聯會副主席、中學教師穆家駿......繼續閱讀
香港在1997年之前受港英管治長達150多年,社會制度、生活方式與內地有明顯差異,才讓保障「一國兩制」的基本法應運而生。基本法在1990年4月頒布(1997年7月1日正式實施),時間不經不覺已經過了30年。
2020年11月03日 -
從最新PISA看香港教育(鄧飛)
中學校長鄧飛......繼續閱讀
如果驟眼看一下這個政府新聞公報,會覺得很振奮,香港學生的一八年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能力測試又入前三甲了,證明本地基礎教育水平還是非常好的:
2020年10月28日 -
中史教育重構國民身份(穆家駿)
中學教師、教聯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穆家駿......繼續閱讀
歷史教育無論在任何國家當中,從來都是建構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渠道,在課程文件訂立的宗旨都寫了「培養優良的品德,以及個人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所以怎樣的歷史教育可以達到上述目標呢?有人提出「中國歷史獨立成科」,筆者以為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國家的歷史必修必讀理應是作為國民的基本要求,但香港卻在回歸後第20個年頭才真正開始落實。獨立成科必修之後,教什麼內容?怎樣去教?這就成為了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
2020年10月27日 -
葉建源偷換概念 荼毒青少年(丁江浩)
教聯會理事、民建聯中委丁江浩......繼續閱讀
早前,九龍塘宣道小學有教師在校內宣揚「港獨」信息,被教育局以「專業失德」取消教師註冊。經教育局深入調查,該位教師明顯有意通過教材播「獨」,有違教師專業,事實確鑿,但教協葉建源為了政治利益,不理事實真相,不斷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將校園播「獨」與打壓言論自由及「政治壓迫」扯上關係,容許「港獨」思潮荼毒青少年,我們對此提出嚴厲譴責及促請葉建源早日與宣揚「港獨」分子劃清界線。
2020年10月22日